龙山村

镇江各学校形式多样迎端午

端午节有什么来历?粽子该怎么包?文明礼仪是怎样的?连日来,我市各中小学纷纷开展端午民俗教育活动,让学生们在快乐的动手实践中,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,体验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,也激发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浓浓的爱国热情。

为了让学生们学会包粽子,桃花坞小学特地邀请了“高手助教”——孩子们的爷爷奶奶。“助教”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,为孩子们演示包粽子技巧:折粽叶、填糯米、裹叶子、扎线……在“助教”的指导下,孩子们也用芦叶、糯米、枣儿等原材料一板一眼地包起粽子来,有模有样。

蒋乔小学的孩子们则以讲故事、唱童谣的形式,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、划龙舟等传统习俗,并通过动手编织蛋网、做节日卡等来表达节日的祝福。“五月五,是端阳。门插艾,香满堂。吃粽子,撒白糖。龙舟下水喜洋洋……”稚嫩的童声述说着孩子们眼中的端午。活动中,孩子们不仅体会到爱国诗人屈原不屈不挠的精神,更深刻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。

中华路小学的迎端午活动走出了校门,走进了社区。学校与金山街道迎江社区共同组织开展“粽叶飘香,老少喜迎端午佳节”活动,活动现场欢声笑语,老少其乐融融。“粽叶要叠在一起,米不能放太多,再放上一颗大红枣”,退休老师和党员志愿者手把手教孩子们包粽子,很快,孩子们包出了十分有型的粽子。大家还纷纷举起自己包的粽子,比比谁的粽子最有“型”。

市实验幼儿园的“端午文化我知道,文明礼仪我先行”活动别具特色。孩子们穿上了汉服,饶有兴致地听老师讲解中国古代的传统礼仪。孩子们学着传统礼仪中的一招一式,体验着汉文化的独特魅力。汉服那温厚素净的色彩,宽袍大袖的款式,交领、右衽的特点,让孩子们感到既神奇又庄重。
摘自:镇江金山网